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【寫材料用典】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【寫材料用典】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》。
【例文】善吃“清貧苦”,涵養廉潔定力。“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。”要始終保持刻苦求知、吃苦耐勞、清苦自守的樣子,培養高尚情操,遠離低級樂趣、庸俗趣味,以清為美,以苦為榮。要時刻緊繃廉潔之弦,守住政治關、權力關、交往關、生活關、親情關,勤撣“思想塵”、多思“貪欲害”、常破“心中賊”,做到耐得住清苦,受得了寂寞,經得起考驗,擋得住誘惑。(中國組織人事報《涵養“自找苦吃”精氣神》)
【典故】出自秦國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季春紀·先己》,昔者先圣王,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。故善響者不于響于聲,善影者不于影于形,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。
【釋義】意思是,古代的明君成就自身,從而成就天下;端正自身,則天下井然有序。強調治理天下者應首先修養自身,身修則家齊、國治、天下平。
【賞析】古人說,“人不率則不從,身不先則不信。”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自身不能作出表率,就無法讓別人跟從;如果不能以身作則,就很難使別人信服。正人先正己,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,彰顯了古人的智慧和氣度。先賢認為,為政貴在修己,必須靠自身品行來使人信服;必須從自身做起,才能表率四方。從孔子的“政者,正也。子帥以正,孰敢不正?”,到孟子的“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”;從《鹽鐵論·疾貪》中說的“欲影正者端其表,欲下廉者先之身”,到南朝范曄在《后漢書》中提到的“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”,正人先正己的道理得到歷代仁人志士的重視,逐漸成為人們推崇的政治倫理。古人認為,地位越高、責任越重,越要時刻正身修己、身先士卒,正所謂“大臣不廉,無以率下,則小臣必污;小臣不廉,無以治民,則風俗必壞”。 自知者明,自勝者強。大黨難題的解決需要內修,要求黨員干部始終以黨性原則為準繩,做到嚴以修身、嚴以用權、嚴以律己;也需要外治,強化黨紀國法的約束力和震懾力,堅持嚴的基調、嚴的措施、嚴的氛圍,好筆桿子網www.gjczklv.com.cn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建設和違法必究的反腐態勢抵御四風,樹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,立嚴肅黨紀維護法律權威。
【用法】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、廉政報告,側重強調以身作則,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嚴以律己、率先垂范,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。






